為草根創業煥發世代榮光的篤行者
——記南通匯益食品冷鏈物流中心董事長王世榮
這是個草根創業取得成功而又真心回報社會的實例。
40多年前的王世榮,身無分文,只能在家里燒了開水端到路上賣給行人,開始賺第一分錢。40年后的今天,他擁有以南通為頭冠名的特琪榮服飾、順意物資、潤緣物業、達潤商貿、潤澤娛樂休閑、匯益房地產開發6家公司和豐源食品城、匯益食品冷鏈物流中心兩家大型物流企業,以及以海安為頭冠名的宏佳建材、慧通人才教育等三家服務企業。總資產不太好計算,精明的王世榮也不肯露富,只是粗略的說“不止10個億吧”……
從一文不鳴的草根,到10多家公司企業的老總,再一擲百萬回報社會,不能不令人驚奇而給予關注……
“娘給的屁股上的皮早騎沒了”
應該說,草根創業的老板,每分錢都是自己辛苦賺來的。
王世榮七八歲開始在家門口賣茶,然后開始學修傘、修套鞋、修自行車……為了多賺幾個錢,15歲那年,他便離家去淮陰做磚頭。做磚頭是苦活計,他人小個子矮,八九十斤的身子每天團泥、做磚坯,汗珠子不知摔了多少瓣。上午剛開始做時,有點力氣,因此前50個磚頭能做成8個角,再做下去,就剩下7個角6個角了……剛到那兒,別人嫌他力氣小,煮飯也不帶他的,他就自己煮;自己煮沒時間,他就粗略放點水、米,添把火就上了工地,回來只能吃夾生飯,邊吃邊流淚……磚坯做成了,有模有樣的不多,他知道這樣的磚坯燒成磚頭賣不掉,窯廠的領導要辭他。他買了包雪峰煙,找到點坯的小工頭,坦誠說自己剛學做磚頭,做得不好,不能集中上在一塊兒燒,希望能散開上……工頭見他誠實,說的也是個辦法,便放了他一碼……于是他拿到了第一筆工錢,當然,他知道求人不容易,更加勤學苦練,很快便掌握了做磚頭的技術……
從海安到淮陰400多里,那時他從家里去每次都騎自行車,當天必須趕到,車子踏得像賽車,汗水浸在車座上,屁股濕漉漉的,時間一長,“哎呀,那個苦沒說的,娘給的屁股上的皮早騎沒了……”“到了那兒,還得忍痛把泥盤好,不誤第二天做磚頭”。年近天命之年的王世榮,談起那段經歷,鼻子有點酸。
從淮陰回來,有時他還在路上做點生意。他到東臺買二角八一斤的大米,到三倉、滸河換玉米(一斤換二斤),到海安再賣掉,這樣一斤米可賺4分錢……
多年的徒弟可以熬成師傅,他做了師傅,徒弟們總說他心眼兒多。是的,他從小兒就與人不同,同是賣茶,別人燒一鍋茶,一分錢一杯,恒定不變,到了下午賣不掉就倒掉;他不,他上午一分錢一杯,過了中午一分錢兩杯,到下午4點,二分錢準喝,還有洗臉把子……所以,他的一鍋茶總比別人賺得多……
這是草根創業者最原始的起步。不僅苦,還得有點智慧。
“讓人信得過的王師傅”
走進海安立發五壩村,提起王世榮,村里人就說:“找他啊,他會賺錢,這個人信得過……”
王世榮做過苦力,在最底層呆過,嘗盡了艱辛,也積累了觀察市場的本事。他有了錢不像有些人死扣在那兒不動,他要讓錢像阿凡提說的“錢生錢”。他稍微有點積蓄,便相中204國道邊一塊地方,很快蓋起了幾間店面房。店面房沒人租,他就想方設法拉人租。他跑到無錫,一蹲就是半個多月,在無錫的建材市場上挨家挨戶的“勸”,說海安怎么怎么好,不僅有“種養加出”,還有“百萬雄雞下江南”……可任他怎么說,那些小老板不買帳,有的說:“海安在哪兒,我們都不曉得,怎么租?”有的說:“你那兒有沒有市場,我們沒把握,你回去吧,別磨了……”王世榮幾圈“勸”下來,認準了一個姓鐘的老板,對他說:“你這兒這么多建材也放不下,我權當給你提供個倉庫,不收你租金,不要你去人,貨放到我那兒,賣一噸只收你50塊錢,怎么樣?”姓鐘的有貨正沒地方放,一聽說免收租金,興許還能拓個門面,當即應允了。
于是王世榮的店面房有了第一個主兒,依50元一噸的銷售提成鐘老板當年應付給他20多萬元,遠比租房子還要付得多,結果三個月不到姓鐘的就從無錫趕來簽了租賃合同。還連聲說:“哎呀,對不起,你是個讓人信得過的王師傅……”姓鐘的回去一宣傳,又有人來租。時間一長,204國道邊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建材市場……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海安建筑業風生水起,王世榮認為建筑業離不開鋼模、鋼管、塔吊、攪拌機,如果投錢搞點設備出租,肯定能賺錢。于是南通順意物資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憑著“送貨上門,24小時隨時提供服務”的承諾,憑著吃苦耐勞,憑著誠信經營,他很快成為海安建筑行業數一數二的“鋼模大王”、“塔吊大王”……2001年7月北京申奧成功,舉國同賀之時,王世榮獨具慧眼,看準未來7年北京將有大規模建筑的誘人商機,他果斷挺進北京成立建筑機械設備租賃公司……
緊接著,2005年他創辦南通潤澤娛樂休閑有限公司,年營業額2000多萬元。2006年,他創辦南通特琪榮服飾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中新大廈,年產值8000多萬元……
王世榮從小本買賣、修理匠、磚瓦工到小老板,再到擁有數家公司億萬資產的董事長,走出一條崎嶇不平的創業之路。這一路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羨慕他,家鄉的父老鄉親都愿意把孩子交給他帶,跟他學本事,學創業。他呢,知道窮人的孩子起步不容易,也樂意帶,真心幫,幾十年過來,真帶了不少創業有成的徒弟,有人開玩笑說:“王總帶的徒弟比有的企業員工還多……”
“雨潤之外,匯益冷鏈是很成功的一個”
當今社會,人們對食品的安全越來越給予關注。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居民對“新鮮—安全—健康”的需求讓王世榮看到了難得的商機。他認為肉類、水產、奶品以及水果、蔬菜為代表的冷鏈保鮮市場有廣闊的前景。
機遇稍縱即逝。王世榮毫不猶豫、當機立斷,于2010年投資興建了長三角北翼最大的匯益冷鏈物流中心,項目總投資3億元,占地71.6畝,首期投資1.1億元,建成4.5萬立方米、儲藏容量5萬多噸的冷鏈物流區。東北的大豆,新疆的哈密瓜、葡萄坐火車直達海安;大連旅順的海產品,威海的蘋果,壽光的蔬菜,隨著專業冷藏車隊抵達海安;海安的農副產品、畜禽產品、海產品經過加工、包裝,乘專車走進江、浙、滬等大中型城市千家萬戶;海安的白果、紫菜經由公路運至深圳、廣州等南方城市,搭專機飛往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及西歐國家……
緊接著,他又與常熟食品城強強聯手,聯合投資3億元,興建蘇中地區最大的食品城。食品城由農副產品、水產品、水果、糧油等9大區域構成,集金融、餐飲、賓館、休閑購物于一體的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這樣,在王世榮的運作下,匯益冷鏈與食品城相輔相承,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冷鏈物流基地和食品批發專業市場。于是以海安匯益冷鏈為中心,一個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食品物流王國初步形成。
2011年,海安聘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同濟規劃設計院等國內一流研究機構,編制海安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規劃,提出“樞紐海安,物流天下”的戰略構想。根據這一構想,海安憑借蘇中地區特有的交通樞紐位置,將在長三角北翼構建華東地區最大的物流中心。而匯益冷鏈,先行一步,再次證實了王世榮敢于創業、善于創業的獨特眼光。
如今匯益冷鏈已融入海安現代物流綜合體系,成為海安商貿物流的一顆明珠。全省物流業推進會在海安召開,省委書記羅志軍、省長李學勇先后到匯益冷鏈考察;全國人大副委員桑國衛也慕名前來視察,省市領導高度贊譽,認為現代物流業“除雨潤之外,匯益冷鏈是很成功的一個”。
“回報社會,幫年輕人創業是我的心愿”
王世榮站上了創業的高地,取得了成功。但他一直說,財富要有正當去路,要回報社會,幫助更多想創業的人圓夢。
王世榮清楚地記得,自己去淮陰窯廠學做磚頭,第一天上班做了那么多沒棱沒角的杲昃,要不是那位好心的工頭幫助散開裝窯,或許早就被辭退,永遠也學不會做磚頭。
社會發展到今天,有多少年輕人包括年輕的大學生想一展身手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可作為過來人的王世榮明白,想創業沒那么容易,光有知識不夠,沒有本錢不行,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有時真能憋死英雄漢……
思慮再三,王世榮覺得自己帶了那么多徒弟都是在創業階段邊干邊帶的,沒有真正品味過帶的感覺。如今自己小有成功,略有實力,在廈門大學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了點管理理論在實踐中怎么運用也有待嘗試──我應該幫幫那些一心想創業、有點抱負的年輕人。恰逢團縣委向社會倡導企業家幫助大學生創業,于是他積極響應并別出心裁地舉辦“豐源杯”百萬基金青年創業大賽。100萬元的創業基金由他捐贈,但申領創業基金的青年人必須有創業計劃書,必須談自己的創業抱負,經過競賽挑選,10名創業新秀從200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每人獲得10萬元創業基金。王世榮還為獲選者提供三年免租金的創業場地和基礎辦公設施,以及不間斷的創業輔導與跟蹤服務……
獲得創業基金的年輕人來自平民家庭,沒有背景,是名副其實的草根,但他們有理想、有抱負,王世榮給了他們這個平臺,再給予一些輔導幫助,或許他們就真的能像鳳凰一樣飛起來。王世榮也希望能有更多民營企業家像他一樣伸出“托起明天的太陽”的手,讓更多年輕人“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創大業。”一人帶動10人創業,百人拉動1000人創業,那么張謇當年“父實業,母教育”強中華的愿望就能真的實現。王世榮對人說:“現在社會穩定,給我們創業掙錢提供了機會,既然成功了,就應該回報社會,幫年輕人創業是我的心愿……”
事實上,王世榮做的遠不止這些,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他就不間斷地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抗美援朝傷殘的老戰士、軍烈屬、現役軍人家屬、孤寡老人、貧困學子、特殊困難家庭,還有消防官兵、敬老院老人、幼兒園的孩子,他都給予捐助,累計資助金額超過300萬元。
2010年8月,王世榮的匯益冷鏈被世界杰出華商協會授予“第六屆杰出華商大會最具成長性企業”稱號,并被中共南通市委組織部確定為“南通市非公領域黨建工作示范點”。他本人被評為中國百位杰出管理人物、江蘇省民營企業光彩之星……
的確,以他的矢志興業篤行,以他的社會公益理念,他是能為創業草根煥發世代榮光的。
(謝世平 柯素根 王其銀) |